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6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畜禽产量
所属图书: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关键词:
东北三省食品产业发展研究

东北三省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2016年,东北三省食品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食品工业发展稳步前进,主要食品原材料供应充足,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食品工业发展稳步前进

2016年,东北三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集群化、规模化建设逐步扩大,食品企业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完成,食品工业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数量逐步增加。

2016年,辽宁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25.30亿元,食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2.73亿元。沈阳、大连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已形成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态势,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在沈北新区建设了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了丹大一带的水产品加工、辽西北地区畜禽肉类加工、清原等东部山区林下产品加工等产业聚集区。禾丰牧业、辉山乳业实现了全产业链并完成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2016年,吉林省食品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21.49亿元,比上年增长7.7%,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成为紧随汽车制造产业之后的吉林省第二大支柱产业。吉林省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四大类是其食品工业四大主营业。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492家。累计完成总产值4695.6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产值占全省工业比重为19.3%。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食品工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0家。全省食品工业中国驰名商标达54件,中华老字号19个,吉林省著名商标707个。长春皓月已成为亚洲最大清真食品企业,长白山区域矿泉水产能已超过千万吨。

2016年,黑龙江省食品产业稳居四大主导产业第二名,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居传统四大支柱产业之首。全年食品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05.4亿元,比上年增长2.6%,占全省工业比重的20.2%。全省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中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17.7亿元,同比增长0.2%;全省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443家,以粮食加工为主的农副食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102家,食品制造规模以上企业160家,酒、饮料制造规模以上企业181家,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总数达890家,亿元企业超百家。10个绿色食品重点产业园,25个以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专业加工园区,13个初具规模的县域加工园区。全省食品工业中中华“老字号”企业19家、中国驰名商标34件和“三品一标”产品11182个。

(二)主要食品原材料供应充足

2016年,东北三省的猪肉产量较上年均有所降低,三省中除黑龙江省粮食总产和玉米产量有所下降外,其他两省粮食总产量和主要粮食作物及畜禽产量较上年均有所增加(详见表1)。

表1 2016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畜禽产量

2016年,辽宁省全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98.1万吨,其中玉米和水稻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62.1万吨和16.9万吨;全年油料产量为81.3万吨,比上年增长35.2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降幅较大,为2257.5万吨,比上年减少675.3万吨;全年水果产量也有所下降,为802.3万吨,比上年减少79.7万吨。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521.5万吨,比上年减少2.2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26.3万吨,比上年增加3.1万吨,其中牛肉、羊肉、禽肉产量比上年分别增加1.3万吨、0.2万吨和9.5万吨;猪肉产量有所下降,比上年减少7.9万吨。全年禽蛋产量和全年生牛奶产量为287.6万吨和143.1万吨,比上年分别增加11.1万吨和2.8万吨。

2016年,吉林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70.19万吨。其中玉米和水稻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27.3万吨和11.99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52.44万吨,比上年减少7.56万吨。水产品产量20.07万吨,比上年增加0.57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55.55万吨,比上年减少0.25万吨,其中牛肉、羊肉、禽肉产量比上年分别增加0.5万、0.01万和4.68万吨。

2016年,黑龙江省以“五头五尾”为抓手,大力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尽管连续6年保持全国粮食产量第一的位置,但2016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也有所下降,比上年减少265.5万吨。其中,大豆产量503.6万吨、小麦产量29.0万吨。全年蔬菜产量和烤烟产量有所下降,产量分别为936.8万吨和5.0万吨,比上年分别下降2.2%和20.6%。牛肉、羊肉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2.3%和4.0%;猪肉产量为138.2万吨,牛奶产量545.9万吨,比上年分别下降0.2%和4.3%。禽肉产量36.0万吨、禽蛋产量106.3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4.5%和6.3%。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产品产量1510万吨。

(三)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

东北三省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消费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农安则食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是东北三省食品产业发展的前提与必要条件。近两年内,东北三省多家单位进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中。2016年12月,农业部确定首批107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东北三省共有11家单位入选;2017年3月,农业部确定第二批215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东北三省共有22家单位入选,其中有辽宁省8家,吉林省6家和黑龙江省8家(详见表2)。并且在第二批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中,辽中区、海城市、铁岭县、前郭县和萝北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辽中区是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县,凌源市是北方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伊通县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讷河市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马铃薯之乡、优质大豆主产地,同江市是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铁力市是国家A级绿色水稻原料生产基地,双城区是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县、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和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

表2 东北三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

(四)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健康食品的发展被视为朝阳产业,它是指具有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减肥功能、辅助治疗功能等,能够为人体补充一种或多种身体必需营养元素的食品统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具有健康食品的功能。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零食排行榜”中,核桃、松子、大豆、花生等在东北三省都有相当数量的产量,并且东北三省海洋产品、食用菌产品、蜂蜜和天蚕等健康食品原材料的丰富物产,都是健康食品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2016年底,普华永道位于美国的HRI机构发布了2017年医疗行业的热门趋势,营养保健作为四大热门方向之一位列其中,这家世界顶级的会计师事务所做出判断:健康及相关产业在中国仍是蓝海市场,中国消费者愿意为更健康、质量更高的食品支付30%或者更多的产品溢价王悦:《中国消费者愿意为更健康、质量更高的食品支付30%或者更多的产品溢价》,食品产业网,2017年3月6日。

辽宁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其中有经济价值的鱼类70多种,虾类20多种,贝类20多种。海洋生物含有独特的脂肪酸和生物活性物质,海虾、海鱼的钙质含量要远远高出禽畜肉的几倍至几十倍,富含锌、碘、铁的海洋生物,都对人体健康有着良好的调控作用,因此海洋食品也被称为健康食品。2016年,辽宁省水产养殖稳步发展,全省水产养殖面积115.4万公顷,淡水养殖面积21.9万公顷,海水养殖面积93.5万公顷,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9家,水产品产地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9.3%。2017年,“辽宁省海洋食品校企合作联盟”在大连成立,该联盟的成立旨在提高海洋食品品质,提升辽宁省海洋食品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有力拉动辽宁省海洋食品产业发展。鲜食海参、非得海参肽、“海藻多糖”等都是依托科学技术转化而成,通过对海参的精深加工生产出海参肽类食品,通过对海藻的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等技术生产出“海藻多糖胶囊”(保健品),辽宁省正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着“大连海参”品牌的价值和公信力。中国海洋食品领域“唯一、最高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转让机构坐落于大连工业大学。

2016年11月,吉林省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加快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加快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促进食品与健康融合,发展健康食品产业。长白山区域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可食资源为吉林省地方特色健康食品提供了基础条件,食用菌产业发展是吉林省健康食品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吉林省人工栽培的食(药)用菌有30多个品种,其中黑木耳优势显著,占到总规模的80%以上。2016年,吉林省食(药)用菌产量达到120万吨。根据吉林省“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到2020年,吉林省食(药)用菌规模达到40亿袋,产量达到200万吨,产值实现140亿元以上。并且在食(药)用菌科学研究方面,吉林省也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拥有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研究团队。与此同时,吉林省的弱碱大米因具有调节人体酸碱平衡,改善人体亚健康体质的功能而销量持续增高,成为健康食品消费市场的宠儿。2016年12月16日,吉林省保健食品行业协会在长春市挂牌成立。

食用菌和蚕蜂是黑龙江省健康食品产业的两大王牌产品,黑龙江省的黑木耳产量、猴头菇产量、滑菇产量、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都在全国位列前茅,世界上极为稀有而珍贵的天蚕在黑龙江省的蕴藏量居国内和世界之首。2015年,黑龙江省蚕蜂总产值36.44亿元,蚕蜂农62323户,户均纯收入达50867元宋晓丹:《2016~2017年黑龙江省食品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黑龙江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近年来,黑龙江省健康食品产品品种的研制开发正逐步深入,从蓝莓、沙棘、蔓越莓、五味子、黑加仑、菇茑等基础产品的果饮、果酒、果糕、干货产品,到抗癌、防癌、美白养颜、瘦身的高端产品,健康食品的功效开发与深加工越来越被食品企业所关注。2016年,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