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全国土壤污染的基本状况
所属图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6)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
关键词:
绿色生产建设现状与整体评价

(一)绿色生产建设处于缓慢爬坡期

1.全国及各省域绿色生产建设呈现进步态势

从整体来看,我国绿色生产建设水平逐步提高。2014~2015年,全国绿色生产进步指数为4.89%,各二级指标产业结构、资源消耗、排放强度的进步指数分别为2.08%、5.44%和6.59%(见图1)。其中,节能减排领域进步较快,尤其是四大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维持近两位数的进步率(见表1),推动绿色生产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图1 2014~2015年全国绿色生产建设进步指数

表1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进步指数

从各省域来看,2014~2015年,绿色生产建设在各省域逐步推进,九成省份绿色生产建设呈现进步态势,其中贵州、北京、江西达到两位数进步幅度,成为各省域绿色生产建设进步指数的排头兵(见图2)。

图2 2014~2015年各省域绿色生产建设进步指数

2.绿色生产建设水平整体不高

课题组基于官方2014年的基础数据,从产业结构、资源消耗、排放强度三个维度评价各省域绿色生产建设水平。从量化评价结果来看,我国绿色生产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进步,但整体水平不高。从GPI及各二级指标得分等级分布看课题组根据GPI及各二级指标得分的均值和标注差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得分大于均值+标准差的省份为第一等级,得分大于均值而小于均值+标准差的省份为第二等级,得分小于均值但大于均值-标注差的省份为第三等级,得分小于均值-标准差的省份为第四等级。下文中涉及等级分布均按照此标准。,半数省份不及平均水平,而且第三等级省份在各指标中居主体,反映了绿色生产建设仍处于低水平徘徊阶段。

具体来看GPI得分,虽然处于第四等级的省份只有4个,但大于均值的只有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