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全国不同农村地区的比较
所属图书:南北中国: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研究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关键词:
村级负债的区域差异——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

仿佛在一夜之间,村级债务在2000年前后凸显出来,并迅即成影响乡村治理的死结。根据王润雷的研究,村级债务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均与自上而下的政策安排有关,但村级债务正如村级债权一样,是最终由全体村民所有并且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虽然村级债务是由村干部一手操作形成的,村干部的行为却逃脱不了村民的眼睛。与村民利益关系密切的村级债务的形成过程中,村民会有不满、抱怨,乃至会集合起来一致行动,以抑制村干部可能的不良行为。在同样的政策和制度背景下,农民行动能力的差异,可能形成村级负债的差异。

本文中,我们将分四个部分来讨论村级负债的区域差异。第一部分主要依据农业部王润雷先生的研究,介绍全国村级债务形成的阶段及村级债务与国家政策和制度安排的关系;第二部分讨论不同阶段村级负债复杂的内在机制,尤其是在不同阶段中自下而上因素在村级债务形成中发挥作用的过程;第三部分讨论农民行动单位与村级负债的关系;第四部分结合已有村级债务的统计数据,检验从农民行动单位视角解释村级债务区域差异的有效性。

村级债务形成的三个阶段

据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王润雷的划分,从1990年到2001年,全国村级债务大体经历了三个高速增长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1993年,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1997年,第三阶段从1998年到2001年。1990年是一个关键的年份,因为正是在这一年,全国村级债务总额为402.5亿元,大于债权总额(397.5亿元),出现了5亿元的净债务。村级债务形成的三个阶段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村级债务形成的三个阶段

形成村级负债的原因是村级收不抵支。在上述形成村级债务的三个阶段,村级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