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农村养老模式的区域分布
所属图书:南北中国: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研究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关键词: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区域差异

问题的提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4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按照老龄型国家的判断标准(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或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且人口老龄化已经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老年人养老问题因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农村养老状况的总体判断为弱化,甚至认为面临一定危机。有论者基于对全国10个省份的数据调查得出,从50年代到80年代,对“养儿防老”观念持肯定态度的农民占总体的比重从77.5%下降到38.7%,而对“养儿防老”观念持否定态度的农民占总体的比重从22.5%增加到61.3%,即农民“养儿防老”观念呈现持续弱化这一结论。于长永:《农民“养儿防老”观念的代际差异及转变趋向》,《人口学刊》2012年第6期。传统父系基础的家庭受到冲击,女性在核心家庭中的权力增加,女儿对于娘家的工具性意义不断提升,女儿养老的社会认同度提高。张翠娥、杨政怡:《农村女儿养老的社会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寻乌县的调查数据》,《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第5期。在子代养老意愿方面,社会和家庭结构及文化的改变所导致的子女支持愿望不足,致使农村老年人维持较低的生存状态。张洪芹:《农村家庭养老与子女支持愿望——基于对山东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东岳论丛》2009年第9期。徐俊在对皖北农村实证调研后发现农村养老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经济供养、生病费用与生活、生病照顾等方面。徐俊:《皖北农民生活与养老状况实证分析》,《淮北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