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1年以来G镇村组因农田水利问题上访情况
所属图书:华中村治研究(2017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关键词:
政权“悬浮”与市场“困局”:农田水利上访的案例研究

引言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的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骤然增多。据相关研究统计,1996~200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县以上党政机关信访部门受理信访总量达3900万件/人次,其中集体访89.5万批次2202万人次,集体访人次比例占来访总量的76.5%。这5年集体访的批次人次分别是1995年10月第四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以前13年之和的2.06倍和2.75倍,增势迅猛。1995年全国县以上党政机关信访部门受理信访总量为479万件/人次,而2000年为1024万件/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件,其中集体访24.57万批次564.8万人次,信访总量、集体访批次和人次分别比1995年上升了1.13倍、2.8倍和2.6倍,有的联名信有上万人签名。在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中,集体访已经排到第一位。2001年、2002年、2004年全国信访总量同比分别上升8.7%、2.9%和13.4%。其中,进京集体上访上升势头迅猛,2003年国家信访局受理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次同比分别上升41%和44.8%。见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学界对于中国农民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也得以展开,并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研究路径:“维权范式”和“治权范式”“维权范式”以李连江、欧博文、于建嵘、应星、吴毅等人的研究为代表。见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