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桂山村当前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5卷·村庄类第4卷·华南区域第4卷)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关键词:
廖氏宗族的始与兴

对于桂山围廖氏宗族来说,其因共同的始祖而繁衍、聚合,并以共同的血脉为纽带与基础,形成了血缘共同体和地缘共同体的叠加。廖氏宗族生活在集中的地域,桂山围既是他们的生活之地,也是生产之地。血缘关系为群体提供了无形的纽带,地缘关系为群体提供了有形的纽带。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23页。桂山廖氏宗族聚族而居,形成了集组织单位与行动单位于一体的宗族型村庄,其过程既是一个宗族由落脚到扎根、发展、繁荣的兴旺之路,也是一个村庄的由来与沿革之路。

第一节 廖氏宗族的由来与衍化

据记载,廖姓自虞舜时代便以国为氏,以中原河南为中心聚居繁衍。西晋末年,因战乱开始南迁,南宋时入粤,后迁兴宁开基,其间历经数个世系。桂山围廖氏经西晋世系、江西虔化世系、福建永定世系及平远河头世系之沿袭,据族谱载,自始祖在桂山落根开基至今已近400年历史。此后虽不断有后裔外迁他地另立开基,但宗族根部一直留存在桂山围。

廖氏源流考

一般来讲,我国众多姓氏起源主要包括8个方面,其一为以祖先的封国为姓;其二是以祖先的字、号或者名为姓;其三是以封邑、食邑和居住地命姓;其四是以官职、爵位命姓氏;其五乃以谥号命姓氏;其六为赐姓;其七为贬姓;其八是因避讳而产生的新姓氏。廖国柱:《中国廖氏通书》,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第15~16页。关于廖姓的起源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得到较多廖姓后裔认可的有两种:一是起源于己姓,以封地命名的姓氏。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因封在廖国(飂、蓼,今河南唐河县西),又称廖叔安,因此他的后代被称为“廖”氏。二是说周文王之子伯廖的后世子孙,以其名字中的“廖”为姓,亦称“廖”氏。

据桂山廖氏族人介绍,其祖先最早来自河南南阳,后因复杂多变的历史因素,先人由北向南代代衍徙至桂山。桂山廖氏最早由叔安公发祥,但确切可查的历代更替过程是从西晋世系廖子璋公发端。在桂山廖氏开基祖落脚桂山围之前,其祖先分别历经了西晋世系、江西虔化世系、福建永定世系和平远河头世系(见表1-1)。这不仅粗线条勾勒出了桂山廖氏繁衍的“来龙去脉”,找到了“根”;也较为清晰地展示了桂山廖氏在聚族而居之前的迁徙与聚合历史。

表1-1 廖氏世系总表

廖氏迁徙与分化

地缘共同体是血缘共同体延续的地理基础,聚族而居后因迁徙产生的地理空间位移是宗族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常态,也是宗族最为根本性的分化。

桂山廖氏在桂山围开基建业前,从确切可考的西晋世系开始,就进行了数次迁徙。西晋廖子璋公,于晋武帝咸宁年间以武功封左卫镇国大将军,其次子廖从宪因“五胡乱华”最早由河南洛阳迁至浙江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今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境)。子璋公十二世孙廖崇德,于贞观庚子年登明经授为江西虔化县令。崇德公四世孙廖琳瑄首创的武威堂廖氏族谱记载:“至大唐贞观间,予曾祖崇德公,科第而受虔化县令,莅政任满,深得民心,士庶挽留,遂托居于虔化,复升宣州刺史,见虔化风土之美,往松阳携带廖氏三郡子侄,同此居焉……”由此可以看到,桂山廖氏的江西虔化世系始祖廖崇德乃任职期满移居虔化开基立业的。至崇德五世孙廖四十一郎,再由虔化迁福建宁化县石壁寨,后因屡遭兵祸复迁福建延平府顺昌县合阳(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

关于廖四十一郎迁居福建宁化的时间和原因,众说纷纭。一说是为避开黄巢之乱,但之后此说法被推翻;另一说是“时因被奸臣谗污谋反篡位,自此子孙埋名隐迹”,廖国柱:《中国廖氏通书》,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第60页。即廖四十一郎是因政治逃难而由江西迁往福建的。后一说法目前为较多廖氏后裔所接受,但因其迁居时间和原因至今不能完全确定,从其祖父光景公开始的后裔世代之间的接续仍存在争议。

桂山廖氏开基前,向上可直接追溯到平远河头世系。在此之前,最早由廖四十一郎五世孙廖实蕃(花公)福建永定世系开基祖,廖氏总世系第88代。由福建顺昌县迁居福建上杭郭坊(今福建省龙岩市),为福建上杭、永定的开基祖。至花公六世孙德衍公再由福建永定下迁于平远河头璋下(今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定居,此后世代居于此。到德衍公十世孙廖蕃初从平远再移居永安县上黄砂白石脑(今河源市紫金县瓦溪镇)止,形成桂山廖氏来源的完整历史脉络(见表1-2)。

表1-2 廖氏历代迁徙路线及原因

从西晋传下的历代源流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桂山廖氏的前溯源头:

西晋以来世系详,南京始祖是子璋。从宪徙迁浙江往,五桂将军振朝纲;

钦公袭封大总管,大守诚希政绩扬;世昌彦光荣祖誉,玉龄郡守业辉煌;

庆甫全传奇可世,延龄武威世泽长;江西崇德裕后裔;兰芝进士振前光;

光景荣登丞相位,赫赫功名耀四方;琼瑄四十一郎后,下有三代谱内祥;

文兴参政花闽始,昌公政派懋孙良;千十一郎四子秀,德衍平远始基昌;

福延飞山传万爵,文仲永宁德范芳;系绵安平祖永继,叔胤志高绍宗纲;

蕃初椒坑嗣莘野,自亨祠建桂山乡;殿琦启发骏业发,一脉宏开五大房;

兄弟仁义礼智信,子孙繁衍永蕃昌。紫金县桂山围廖氏续谱编辑委员会编《桂山廖氏族谱》,1995,第12页。

就廖氏历代迁徙的时间与原因看,当时的时代环境和背景对宗族的影响最为直观,战争避难与政治逃难造成宗族的裂变。而寻找宜居、宜繁衍生存的良地,则是祖辈们不断迁徙和变更地址的直接原因。

第二节 廖氏宗族的开基与发端

自廖氏发系祖叔安公至西晋泰公止,廖氏共繁衍了六十七代。下接子璋公至桂山廖氏六世仁公辈共三十九世;自江西始祖崇德公至桂山六世仁公辈为二十八世;从福建始祖花公至桂山仁公辈为十九世;自平远始祖德衍公至桂山六世为十四世。按照世系推算,桂山廖氏始祖叔胤公为廖氏总世系的一百零一世,自此开始至今,桂山廖氏一共繁衍了十九代人。

自远来永,由椒迁桂

1982年文物考古队对紫金县桂山村岭头坪出土的陶瓷进行鉴定发现,桂岭所处的桂山村有新石器期间的遗址,以此推算约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桂山生活。永安地域(今紫金县)在置县前属归善县古名都、宽得都及长乐县琴江都,是两县的偏远之地,境域内层峦叠嶂,绵亘险阻。据《永安县三志》记载,明弘治九年(1496年),黄恭长等“据羊角山与莲塘、包溪、塘坑立四寨”聚众起义;嘉靖三年(1524年),桃子园(今属义容镇)人李文积聚众买马、夺占富豪田地,两县派都御史镇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域内青溪祭头山爆发矿工起义,活动范围波及甚远;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岁贡黄迁赴阙上疏,奏旨建县,以求安靖,隆庆二年(1568年)再次上表;至隆庆三年,朝廷下旨,割归善县的古名都、宽得都和长乐县的琴江都三地置县,取名永安,意为从此永远安定,同时,还更造册籍,分为三都七图,立七十里长。但当时境内盗尚未平,殷正茂于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复靖盗源;万历九年(1581年)辛巳弓丈田地,使百姓得以真正安居。

桂山廖氏祖先最早由平远迁到永安开基,正是建县不久后。考虑到新建县域地广人稀,且刚刚平复起义和战乱后环境较为安定,世居平远县河头铁嶂下(当时称“廖坑”)的廖氏102世祖蕃初公,在父亲叔胤公去世后,于万历初年带着如初、有声两个弟弟移居江西,但因环境不如意,又返回至平远。万历十七年(1589年),蕃初公与弟弟如初,携带自己的妻子和当时10岁的儿子莘野、4岁的儿子萃野举家迁到永安上黄砂白石脑(今紫金县瓦溪镇高车),此为桂山世系最早由梅州迁徙到永安县落基的地方。在上黄砂白石脑居住10年后,蕃初公带儿子莘野重返世代居住的平远河头,将在此安放的父亲叔胤公的祖骸迁至永安,安葬在上黄砂高车,但叔胤公妣、蕃初公母亲郭氏的骸骨仍放于河头铁嶂下。正因为此,桂山廖氏后裔将叔胤公作为其开基始祖(也是桂山廖氏在永安县的始祖),奉为桂山一世祖,蕃初公为二世祖。叔胤公虽早先去世于平远河头,但因骨骸之“贵”,成为桂山廖氏子孙认可的开基祖先。

在上黄砂居住数年后,蕃初公长子莘野公从白石脑移居至永安罗坑瑶前(今紫金县瓦溪镇墩头),并于瑶前生下配乾、和乾、毓亨、自亨、鼎亨、利亨六子(利亨早折),莘野公后来在瑶前去世。自亨公五兄弟则全部由瑶前迁到椒坑居住,但后来因为当地荒凉、多山地、少耕地不适宜居住,且据桂山村老人介绍,当时居住在椒坑的还有曾姓人,风水好的地方全部被曾氏“霸占”,因此五兄弟在椒坑居住3年之后,便离开椒坑再次寻找宜居之地开基。明天启七年丁卯岁(1627年),自亨公五兄弟见桂山围(原称“埔巷”)开阔、平坦、可垦荒地多,而且离龙窝这一永安南部中心市场比较近,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都很优越,于是由椒坑迁居桂山围。因此,最早来到桂山围定居的廖氏祖先实为四世祖自亨公五兄弟,但之后因配乾、和乾、毓亨、鼎亨四兄弟或外迁他地导致分流,或后代的繁衍过程中断,其后世人口不断稀疏乃至断绝,因此真正世代居住在桂山的廖氏后人,主要为自亨公一脉后裔。

勤耕稼穑,开基立业

据桂山村老人介绍,二世祖蕃初公最早居住在永安上黄砂白石脑之时,主要靠打铁维持生计。据《紫金县志》记载,明天启六年(1626年),“本县诸山出锡,以锡平、中湖、龙窝为多,农民多采矿为活”。永安境内丰富的自然矿藏,成为外来迁居此地的桂山祖先最早求生的重要门路。据村中老人讲,四世祖自亨公由上黄砂移居桂山围之时,桂山当地已有贺、张、简、罗、邱、刘等十多个姓氏在此居住,由于是后来者,廖氏祖先与当地人和睦相处,以求在新地站立脚跟。四世祖初到桂山围,首先租得当地刘、张两姓的宅场和田地居耕,居住在茅草屋,耕种租来的田地以维持生计,之后逐步拓荒扩种,初步在桂山奠定了基业。

四世祖自亨公下有殿熙、殿瑄、殿扬、殿琦、殿瑞五子(当地人称“上五房”,之后只有殿琦公一脉主要居住在桂山),其中四子殿琦公在桂山生下仁、义、礼、智、信五子(称为“下五房”),由此形成之后世代稳定的桂山五房格局。自四世祖直到六世祖时,仁义礼智信辈五公才有财力基础,于康熙二年(1663年)合资买下了刘、张两姓的宅场田,从而能够在宅场门前月池和下山子起到石头塘的余地上耕作管业。同年,六世祖仁公桂山廖氏宗族五世祖殿琦公长子,精通地理风水。据廖氏族人称,仁公曾撰有《地理总论》《地问答理》《地理秘传》等书籍。主持,将买来的宅场地拆除,建造廖氏宗族“象形”祠堂。据宗族文本记载,在建祠堂前,仁公曾经找到惠阳梁化的地方,本计划迁去开基,但后来未能成功而最终选择建祠于桂山。桂山廖族修祠奉祖转火筹委会编《桂山廖族有关资料》,1994。当地人称,在建祠后廖氏宗族得以在桂山开基立足,且子孙繁衍,日益兴旺发达起来。

至八世祖肇公辈,桂山廖氏宗族五房的总人口达到300余人。当时恰逢清初,值康熙、雍正年间,朝廷实行鼓励农民开荒扩种、减轻赋税等政策,桂山廖氏祖辈趋利避害,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解决族人的衣食住行问题,人口也得到迅速增长。在这之后,针对当时的地利,桂山廖氏族人开始从事商业活动,由于频频获利,使更多人投入“商战”。当时正是乾隆盛世,百业兴旺,桂山廖氏祖先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大力经营商业,五房八世祖的36个兄弟均成为当地的富翁,在当时被赞誉为“桂山三十六肇,无肇不富”。随之,桂山廖氏族人开始普遍购买田地、建造大屋,迎来了宗族史上经济实力最为鼎盛的时期。

建业开枝,五房聚居

自四世祖开始,桂山廖氏后裔不断有人迁居他地,世居于桂山的自亨公之孙,六世祖仁、义、礼、智、信五兄弟也开始建立家业并陆续迁出祖屋建造新屋。据村中老人回忆,自六世祖开始形成的五大房房份为后来确立而来,前八世因人口数较少,没有房支这一说法。

据族谱统计,桂山廖氏宗族传至第九世时,仁、义、礼、智、信五公分别繁衍有58个、23个、20个、24个和40个男丁,因男丁数量增多,所以分为五大房。因此,桂山廖氏宗族房支始于第六世,一至五世祖为五房族人的“共祖”。从六世祖五位兄弟各成一房后,桂山廖氏宗族没有再另立新房,而是形成以各代男丁为结点的树状支系谱系(见图1-1),以此不断繁衍生息。在廖氏宗族中至今流传着“自远来永绵旧德,由椒迁桂发新枝”的说法。

图1-1 廖氏宗族五房繁衍分支

第三节 廖氏宗族的聚居与分流

自四世祖自亨公定居桂山围至今,廖氏宗族已经繁衍了近20代人,在近400年的历史演变中,廖氏宗族保持着五房聚居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格局没有大的改变。但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房内的分支均出现族人外迁现象,由此形成了廖氏同姓宗族聚居与分流的变迁常态。

自桂山廖氏六世祖开始,宗族后裔在国内的迁徙去向集中在四川和广西两地,从十三世始,出现了向更远的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泰国移居的情况。据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