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杨家坊地方政权建设概况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5卷·村庄类第4卷·华南区域第4卷)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关键词:
杨家坊杨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治理形态是杨氏宗族社会能够建立稳定的宗族秩序、保证宗族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杨氏宗族的治理是在宗族“结构—功能”范式下展开的,即在宗族组织结构所具有的特定功能下展开的。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传统的杨家坊,由于距离王朝政权的权力中心较远,除了王朝政权主张的儒教伦理深入影响这个村庄之外,宗族治理依靠的是宗族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组织。本节简略地从村庄的政权建设、乡绅治理两个维度介绍村庄治理概况。

政权建设概况

南宋时期杨家坊的行政区划属于表正里,元明清时期属于表席里。民国初年,杨家坊基本沿袭明、清时代的行政建制,县下设里、图二级行政机构。民国23年6月,国民党政府改县以下的里、图设置为区、保,区分为联保和保,保分为甲、户。当时杨家坊的政权建设如表6-1所示。

表6-1 杨家坊地方政权建设概况

保甲制度规定一般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保长。相邻各保,设保长联合办公处(简称“联保”)。连城县设三个区,杨家坊属于第二区,区属驻地就在杨家坊,管辖现今的朋口、莒溪、新泉、庙前等乡镇。杨家坊分为乐上保、乐下保,每个保管十个甲,每个甲管十户。乐上保、乐下保基本以杨氏大宗祠为分界线,又有一说以大宗祠门口流经的水圳为界线。乐上保所管辖的区域有康头垅、官拦地、上土楼、寨上等地,由李海瑞担任保长。乐下保所管辖的区域有新屋亭、林亭、铁炉丘、下土楼等地,1945年以前由杨元榕担任保长,1945年以后由杨景深担任保长。保甲制度在杨家坊没有发挥很深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征收税赋的统计单位。

乡绅治理概况

虽然民国政府在杨家坊设置了保甲制度,但其主要作用更多在于收取赋税、征兵役,杨家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