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分类控制”下的非政府组织
所属图书:吸纳与合作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关键词:
中国社会管理模式变迁的历史和现实审视

中国历史上的一元统摄传统与基层社会自主性的共存

在中国的历史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治理理念形塑着整个社会结构,造就了一个由“己、家、国”不同层次构成的同心圆式结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是统治与被统治、管理与被管理,而不是分权制衡。政府的权力因此没有一种对抗的力量而得以不断膨胀,以致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强调的就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没有边界,没有约束和限制。

尽管中国传统帝制的权力之网无所不及,但我们不能否认国家权力与国家能力之间的区别。中国的皇权就其权力本质而言,社会不存在抗衡它的制度界限;但从权力运行的实际后果来说,由于地理的原因和必要性方面的原因,皇权和政府权力并没有完全渗透到社会,而是存在于社会的边界。由于“天高皇帝远”,村民们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焉”。

因此,在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社会主要通过民间文化网络和宗族组织,由地方精英来治理。这种自主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自主进行村落公共事务的管理。村落范围内的道路、沟渠、桥梁、教育、医疗、各种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最典型的就是宗族祭祀活动和节庆庙会),以及秩序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都由村落自己来实现。当然,“水来了要防水灾造堤防,节庆的时候要组织庆典,盗贼来了要防卫。这些工作不能由一个村来完成,必须有跨村跨里组织”。许倬云:《从历史看管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21页。而且这种组织大多是由文化性纽带支撑起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特别是乡村秩序的自我维持,往往依靠村落自己制定的村规民约、不容置疑的长老和乡绅权威,以及熟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