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儿童的媒介需求与媒介选择的关系
所属图书: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教育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关键词:
儿童的媒介权利与媒介素养教育

什么是“儿童”

在16世纪之前的中世纪,“儿童”这个概念并不存在。这一时期,被法国学者菲力浦·阿利埃斯(Philippe Ariès)称为“黑暗儿童史”——儿童仅仅被视为成年人的一个人生阶段或“缩小版”的成年人,他们穿着与成年人相仿的衣服,与成年人一起社交、劳动、竞争、玩耍。菲力浦·阿利埃斯在其著作《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的开篇这样写道:

我坚持认为,传统社会看不到儿童,甚至更看不到青少年。儿童期缩减为儿童最为脆弱的时期,即这些小孩尚不足以自我料理的时候。一旦在体力上勉强可以自立时,儿童就混入成年人的队伍,他们与成年人一样地工作,一样地生活。小孩一下子就成了低龄的成年人,而不存在青少年发展阶段。不过青少年发展阶段也许在中世纪以前存在过,在今天的发达社会中更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法〕菲力浦·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第1~2页。

直至中世纪末期,随着宗教改革的推进以及现代中产阶级观念的兴起,人们“发现”了儿童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并开始重视儿童在构建现代家庭观念中的角色与作用。

但究竟多大年龄的个体,可以称作“儿童”?世界各国因历史形成与风俗习惯的不同,在儿童年龄的界定上并未取得完全的一致。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Convention on the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