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民国24年凤岭学校教职员工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4卷·村庄类第3卷·华南区域第3卷)
出版日期:2017年5月
关键词:
凤岭村刘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广义的乡村文化是指乡村和农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包括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章讨论的文化是从狭义的角度,限定在精神和非物质的领域,包括宗教信仰、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精神领域的风俗、习惯等文化,以及体育等生活领域的文化。凤岭村属于典型的客家文化区域,虽然近代以来其文化受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但仍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第一节 信仰

中国历来是一个具有多元信仰的国家,凤岭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其内部存在的祖先崇拜、道教、佛教等多元的信仰是这一现象最为真实的体现。

祖先崇拜内容丰富

凤岭村是刘氏单姓宗族村庄,村庄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族人对共同祖先的追忆和祭拜,围绕祖先崇拜建立起的一系列规则和仪式是维护宗族延续的重要文化要素。

(一)祖堂是围屋建筑的中心

祠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供奉和祭祀先祖的场所,对于一个宗族来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传统客家围屋建筑是集祖宗祭拜、日常居住、族人公共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在整个建筑群中,祠堂是整个建筑的中心,被放置在围屋中最重要的位置——上堂,上堂是围屋中轴线的最上方堂屋。在凤岭村祠堂也被称为祖堂,表明其功能是与供奉和祭祀先祖紧密相连的。

在祖堂内的正中墙面上都要设立与房屋建筑同高的神龛,神龛上方用大字写明宗族所属的堂号,神龛内供奉历代先祖的神牌,开基祖一般都供奉在单独的神牌上,其他世系先祖会多人供奉在同一块神牌上。神牌前设一个香炉,用于插香点烛。在神龛前面一般都会设立一个30厘米左右宽、1.5米长、1.3米左右高的供桌,上面也会放有香炉。在神龛下面会供奉土地伯公、伯婆,请他们保佑祖堂之内子孙的平安。在神龛两侧的立柱上会书写对联,对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