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燕坊自然村村民理事人员名单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3卷·村庄类第2卷·华南区域第2卷)
出版日期:2017年3月
关键词:
燕坊村鄢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1949年之前,燕坊村的治理主要依靠两种权力,一种是国家的权力,一种是宗族的权力。在鄢氏族人看来,保长、甲长是国家权力的代表,而族长公、房长公、“斯文”则是宗族权力的代表。本章将从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规则、治理过程等方面分析1949年之前鄢氏宗族的治理形态。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1949年之前,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宗族的权力更大,管的事更多,更贴近自己的生活。谈到保长、甲长的权力时,燕坊村的老人们将其归纳为两点:一是徭役,二是收税。这两点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都只是负担。在“传统时期”,燕坊村的治理主要依靠宗族的权力,而只有在特定的事务中(如徭役、税收等),国家的权力才会起作用。

国家治理概况

根据《吉水县志》记载,吉水县建于隋大业末年。建县之后,行政区划只在宋代有过几次调整。从地理区划来看,自鄢氏在燕坊村立基(南宋时期)以来,燕坊村一直归吉水县管辖。在“传统时期”,燕坊村距吉水县城与吉安府都较近,而且当时连接吉水县城与吉安府的古道也从村中穿过。所以,与一般的村庄相比,国家权力对燕坊的影响更大。

正如第一章第五节所谈到的,吉水县于乾隆二十二年设保甲局,实行地方自治。到了民国时期,燕坊仍然保留了清代的保甲制度。据村中的老人们讲述,燕坊村隶属吉水县第四乡的第二保。在“传统时期”,由于燕坊人多在外地经商,燕坊村常住人口的数量并不多。当时的第二保不仅涵盖了整个燕坊自然村,而且包括周边的尧坑、井头等自然村的部分地区。

1949年之前,燕坊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与吉水县以及吉安府这两级国家政权打交道。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保长与甲长,在燕坊人看来,保长、甲长就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保甲制度的设立主要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