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山西省重要年份义务教育经费构成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教育财政体制
出版日期:2012年5月
关键词:
中国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沿革(上)

第一节 清末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发轫

清末新式教育的发展

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起义和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重大事件使清政府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劫难,清廷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又使清朝负上了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清廷遇到了空前的生存危机,于1901年开始被迫推行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改革的“新政”。其中,发展新式教育在新政中占有主要地位,也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

1904年1月,清政府批准了由张之洞等人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仿照日本的学制,统一全国学制,通称“癸卯”学制,其学制体系与期限为:蒙养院五年,初等小学堂五年,高等小学堂四年,中学堂五年,高等学堂三年,大学堂三年,通儒院五年。对应各层次学校分别给予附生、廪生、举人、进士的功名。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且在全国推行的新式学制。历史学家陈旭麓称:“晚清新政中最富积极意义而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当推教育改革”。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第246页。1862年创始的京师同文馆被视为中国第一所按照西方教育模式建立的学校。经过近40年的努力,新式教育终被官方和民间所认可。1905年8月,清政府废除了在中国历史上横贯整整1300年的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废除加快了新式学堂的发展速度,就读于本国新式学堂和出国留学的人数与日俱增。据《第三次教育统计表》中的资料可知,1905年,全国新式学堂为8277所,学生人数258873人。截止到1909年,全国共有学堂及教育处所58896所,共有学生1626720人,教员89362人。其中,大学堂2所,学生549人;高等学堂21所,学生3387人;实业学堂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