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山池村谢氏宗族乞讨情况不完全统计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2卷·村庄类第1卷·华南区域第1卷)
出版日期:2017年2月
关键词: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宗族因族人而聚。在宗族社会,以家庭为基础,家庭承载宗族繁衍、扩展的重任。同时借助社会组织、血缘纽带等,宗族将单个家户凝结起来,构成“分”与“合”相统一的血缘共同体。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在谢氏迁居山池村之前,居住在山池的有罗、许、邝、张、李、薛、华等姓氏。而随着各姓氏的迁入、迁出,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山池有七姓,包括谢姓、王姓、黄姓、杨姓、吴姓、叶姓和温姓,其中谢氏为第一大姓,王姓为第二大姓。

据山池村《王氏族谱》记载,“四二公之子,号一万,字五一。明朝永乐癸卯科举人,任威名州判官。由福建泰宁县移居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山池约罗婆山,为龙川七约之始祖”。“尔淡,字士朴,生于己酉年(1609年)十一月,壮年由鹊塘移居山池老屋场开基立业,创建祠宇三栋四横,并挂屋名‘士朴公祠’”。可见,王氏落居山池村主要经历两次迁居,一次为明朝永乐年间,其后定居“半岭山。”1949年落居半岭山的王氏人口约为100多人。另一次则为1609年之后,从邻村鹊塘村迁居山池村,并定居“老屋场”,1949年,人口仅为80人左右。

据王氏族人王良德介绍,迁居山池后王氏后裔并未记载有发财或为官者,以至于族谱中考取功名者都未有记载。自开基祖建立祖屋后,老屋场王氏祖屋“士朴公祠”一直沿用至改革开放前,而后人并没有建造新的围屋。同时,从迁居过程来看,在王氏迁居山池之时,罗氏极有可能已经从山池村移居上坪,因此王氏才能落居罗婆山。同样,据谢氏族人介绍,谢氏迁居山池村后,村内邝姓因人口发展缓慢而移居上坪,并将山林“邝屋山”出售给谢氏。而对于张姓与薛姓,族人谢廷奎介绍,清朝乾隆年间因张姓宗族迁居车田,其先祖泰宇公从张姓宗族购买祖屋一栋,后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