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统计表
所属图书:东北城市年鉴2008
出版日期:2009年8月
关键词:
东北资源衰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东北资源型城市曾为我国和东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迟早会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指通过发展接替产业——包括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摆脱对原来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的依赖,由原来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向非资源型产业为主转变。发展接续产业是指在原有资源产业的基础上,向前或向后延伸,拉长产业链。发展替代产业是指与发展原有资源产业没有直接关联的产业。如果这些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增量足以弥补资源型产业的减少量,城市将随着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壮大而日益兴盛起来。这种结局是世界相当多的资源型城市已经实现的目标,也是我国几乎所有的资源型城市要努力追求的目标。

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历程与特点

东北地区是资源型城市较为集中的地区。随着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城市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目前,东北地区部分资源型城市的替代和接续产业已经粗具规模。

(一)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历程

1988年3月在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关于解决煤炭城市问题》的议案,首次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2001年12月辽宁省阜新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至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翻开了崭新的一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为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