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埃山村女性婚配对象民族成分表
所属图书:当代土家族女性婚姻变迁
出版日期:2009年7月
关键词:
土家族女性的婚嫁圈:从内婚到外婚

婚嫁圈是女性从文化、地理、经济等不同角度选择配偶的范围。从文化角度进行选择,形成婚嫁的文化圈;从民族认同角度出发进行选择,形成婚嫁的族体圈;从地理的角度进行选择,形成婚嫁的地理圈。

有关婚嫁圈的研究,有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人类的通婚圈存在着某种结构,一个区域内往往存在着几个通婚集团,其中某一集团总向另一集团提供婚配对象,而其他集团又为该集团提供婚配对象。择偶受到通婚结构的决定,人们所能选择的,仅仅是在结构范围之内的选择而整体的框架是不变的。〔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第220~222页。施坚雅(William Skinner)通过对我国四川的实地考察后提出了市场体系理论,即通婚圈与基层初级市场是一致的,人们往往从初级市场圈内寻娶媳妇,初级市场所在地是通婚圈的中心。〔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45~46页。杜赞奇提出独立婚嫁圈理论,认为通婚圈是文化网络的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立的中心,并不一定和市场圈重合。〔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9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15页。这些对我分析土家族女性婚嫁圈变迁极有借鉴价值。

第一节 族际通婚的增加

前面说过,人类在择偶规则方面具有一般模式——“同类联姻”,即人们在婚姻市场的选择,总是趋向于选择与自己多方面,如居住、职业、地位、教育、种族以及爱好等相同或相近的人作为配偶。〔美〕W.古德:《家庭》,第86~92页。那么,民族作为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