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34年北平市主要私立公益慈善团体一览*
所属图书:故都济困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关键词:
民间施救:北平慈善组织的社会救助活动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运行的主要载体,也是社会救助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慈善组织具有广泛的普适性,能够解决许多政府难以顾及的问题,并与政府形成一种合作、互补、共进的关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编《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第32页。所以,全面考察慈善组织的发展概况、实践活动,对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北平慈善组织发展概况

慈善组织概况

社会学认为,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和社会秩序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它们满足了社会发展的某种需要。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编《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第190页。近代以来,在内乱外患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的冲击下,国力衰退,民生凋敝。就北京而言,作为首善之都,其慈善组织已是善风盛行、善堂林立。这些慈善组织在西方先进的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下不断发生着近代化的转型,其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而且在施救方式上逐渐由重“养”向重“教”转变。

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北京慈善团体的数量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虽然我们无法获得不同历史时期北京慈善团体的全部数据,但从现存资料的记载中仍能略知其发展概况。据相关资料记载,光绪年间,北京各种慈善团体约为80个,1923年发展为370多个。王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慈善事业研究》,第144~145页。国都南迁后,北平特别市政府于1929年制定公布了《北平特别市私立公益慈善各团体登记规则》。根据该规则,1930年北平市登记备案的私立公益慈善团体数为27个(表5-1),其从事事业多达10余种。1934年北平主要公益慈善团体数为5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