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老龄结构类型及北京市若干年人口结构类型
所属图书:农民荒: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关键词:
台湾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对策与启示

绪论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积极研究并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不断加快,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乃至综合国力的提升带来不可低估的直接影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同时将深刻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进步,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男性39岁,女性42岁,到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其中我国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比2000年提高2.75岁;女性为77.3岁,提高4.04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与10年前相比,由3.70岁扩大到4.99岁。刘铮、王希:《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4.83岁,10年提高3.43岁》,http://news.xinhuanet. com/local/2012-08/09/c_112677075.htm,2012年8月9日。与之相应的,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巨大的挑战。根据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研究结果,2012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从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重来看,1982为7.6%,1990年达到8.6%,8年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