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参与印度尼西亚亚齐省建屋计划的非政府组织
所属图书:公共行政、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关键词:
协调合作网络在跨越边界救灾的角色:台湾与新加坡红十字组织个案之比较

前言

为21世纪揭开序幕的,是一幕幕前所未见的天灾人祸。其中撼动整个世界的几个重大天然灾难都发生在亚洲,造成无数的伤亡及难以估计的国家损失,例如2004年的南亚海啸、2008年的缅甸飓风Nargis及同年发生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的大地震。一次次规模越来越大的天灾都是对人类文明的检视,除了提高文明社会对于环境灾害的重视,同时考验公共治理在灾难中的应用。众所周知,当经济的霸权由欧美转移到亚洲之时,亚洲却没有因此从天灾人祸中幸免于难,亚洲仍是全世界天然灾难最频繁的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跨越边界的急难救助的相关研究,在亚洲尤其重要。

虽然造成越来越多天然灾害的原因至今仍然不清楚,但是架构一套使公部门与私部门能有效配搭的救灾合作协调机制,这样的目标与方向是毋庸置疑的。当前的许多灾难救助研究都提到,国际救灾体系与机构常常受限于诸多因素,使救灾与重建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举凡政治因素(例如国家主权)、地理因素、社会因素或是技术层面,等等,都严重影响跨越边界合作协调中的成功与失败。

在跨边界的合作协调机制中,志愿服务组织在众多人道救援行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并且因为受灾国的政治敏感性、区域间的整合性,志愿服务组织在救灾中的角色可说是越来越重要。在所有志愿服务救灾组织中,红十字组织是各国(地区)在国内担负着防灾与救灾工作中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团体。除了早期的人道救援,许多国外的红十字组织也投身中长期的重建工作与社区防灾的角色,并协调整合国内的救灾资源,投入整个海外救灾工作。然而在灾难管理的文献中,由海外红十字组织为主的救灾协调合作机制的讨论并不多。为了弥补文献上对志愿服务组织在救灾体系的相关研究,本文分析并比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