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个人卫生行为:家庭吃隔夜菜习惯
所属图书:农村水和环境卫生:成效与挑战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关键词:
我国农村水和环境卫生改善回顾

第一节 我国农村环境卫生改善的发展历程

保障充足而安全的供水是控制许多疾病的有效措施。在采取了控制饮水卫生措施的工业化国家,介水传播疾病发生率大大降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的重点是改厕,世界卫生组织把农村改厕列为初级卫生保健的八大要素之一。本部分重点回顾中国农村环境卫生设施改善的发展历程,包括中国农村改水改厕的变化趋势、政策演变以及改水改厕对相关疾病发病率和部分健康指标的改善作用。

中国农村改水改厕变化趋势研究

(一)农村改水

改水以前,我国农村居民世世代代主要靠浅层大口井、河水、坑塘水、山泉水等水源维持生活。而大部分山区根本没有水源,村民必须翻山越岭到离村很远的地方背水、拉水吃。据1959年统计,北京市饮用浅层大口井的农村人口占到了全部农村人口的80%,饮用河水、坑塘水、水窖水和山泉水的人口为20%。这些浅层水和地表水极易受到污染。在天旱季节,由于经常缺水,农民到处找水喝,严重的污染导致肠道传染疾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很高。这些疾病严重地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水工作。中国农村改水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1.发展和改善分散式供水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改水的主要措施是人畜分塘饮水、增设大口井井台和井口加盖、建造手压机井、建设简易引泉工程,结合农田水利建设中蓄、引、提等灌溉工程。1952年,我国在以反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中,仅用半年时间,改建水井130余万眼。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保护人民健康为宗旨的群众卫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