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由部件构成的产品建构的模块化
所属图书:经济民主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
关键词:
模块化的发生机制与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的两种形态

问题意识

相对于社会学家对劳动-社会关系的研究而言,经济学界对该主题的关注与其重要性是不相称的。上述现象的出现与经济学界对生产方式的理解以及中国的劳动-社会关系的历史特征有关。

首先,一般而言,所谓生产方式是指组织和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是反映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关键范畴。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中国学者倾向于将生产方式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正面讨论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参见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在现阶段,学界的主流认识是应该将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还原为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将生产方式视为连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孟捷、杨志:《技术创新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第2期。在这样的认识下,关于中国的生产方式的研究接近空白,高峰:《论生产方式》,《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第6页。与生产方式有关的劳动-社会关系问题也没有受到重视。其次,在改革开放之前,涵盖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和生活过程的单位体制的广泛存在意味着劳动-社会关系不是单独存在的问题,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而是当时的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社会关系问题难以独立地进入经济学界的视野。

但是,随着企业主体发生变化以及全球化的影响提高,劳动-社会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上升。第一,国企在竞争性领域的淡出、外资企业的进入和民营企业的出现意味着单位体制的覆盖面缩小,劳动-社会关系问题开始浮现。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