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满意程度
所属图书:暮年有养:农村贫困老人扶持政策评估及建议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关键词:
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经济情况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具体内容见第一章),学者们更多是将老年人的经济情况与生活现状相结合进行分析,从而将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作为衡量和影响其生活现状的因素之一,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部分学者研究的对象是老年人当中的特殊人群,例如农村留守老年人、孤寡老年人、残疾人、老年妇女等,他们的经济状况一般较差,甚至难以维持生计,并且大多缺少子女的陪伴,精神生活也存在严重的缺失。总体而言,专门针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经济状况的研究较少,并且研究地点大多范围较小,针对贫困地区老年人经济状况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

在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经济状况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将侧重点放在收入来源、支出水平、支出范围等方面,同时对老年人从家庭获取经济支持给予了较多关注,对家庭养老的研究较多。就家庭养老及经济收入而言,方菲(2011)认为家庭养老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其中经济供养是老年人养老质量得到保证的基本前提;杜鹏和武超(2006)利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了中国老年人口的主要经济来源,认为截至2004年我国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仍是以家庭成员供养为主,并且城乡和地区差异非常大;王金营等(2004)的研究结果类似,认为目前农村老年人仍然主要依靠子女获得生活来源,并且子女的多少和资本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经济情况;而孙征等(2012)、胡月婷(2011)以及胡飞龙(2013)等针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研究认为,留守老年人主要通过自身劳动获取收入,经济来源较为单一,生活水平不高。王蕾(2013)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现状,发现贫困老年人的物质需求仍然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方面,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