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7年中国城镇主要基础设施差距比较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9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关键词:
中国镇域经济科学发展研究

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单位。作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区是介于市与乡之间的较低层级的城镇居民点。它起着联系城乡经济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同时,我国镇域范围内还设有近40万个村民委员会,镇域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60%。因此,加强镇域经济理论研究,推进镇域经济科学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以及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镇域经济的特点和作用

从空间范围看,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省域经济到市域经济,再到县域经济和镇域经济,它们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重要作用。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镇域经济概念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从行政区的角度看,镇域经济是指镇级行政区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它受到行政区划边界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从经济区的角度看,镇域经济是以镇为中心形成的开放经济系统,是镇域范围内各种要素和产业有机构成的经济综合体。镇域的边界通常以镇的吸引或影响范围来界定。在这种情况下,镇域的边界将是模糊的、变化的。

镇域经济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综合性。虽然镇域的范围不大,但镇域经济所涵盖的内容却十分广泛,它是由各种要素、各种产业和各个经济领域有机构成的综合体,具有典型的区域经济综合性特征。二是地域性。镇域经济类型多样,地域特色突出,其经济结构、产业构成、发展模式和动力机制等都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对镇域经济而言,特色就是竞争力。三是开放性。由于地域范围较小,镇域经济的开放性和专业化程度更高。镇域消费的产品绝大部分来自镇域之外,而镇域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销往其他地区。广东的专业镇、浙江的“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