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5~2016)
出版日期:2016年4月
关键词:
2015~2016年粮食托市收购政策评估与展望

农业增产机制发生重大转变

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达6.21亿吨,实现历史性新高。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甚至上溯到更远的历史时期,粮食产量的年度波动始终存在,粮食库存的最初意义就在于维持跨期产销平衡。在20世纪60年代全球农业“绿色革命”之前,自然条件是制约粮食乃至农业生产年度波动最主要的因素;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生产力层面基本解决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重大负面影响。这并不意味着当前的生产力条件已经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只是在全球整体自然风险均衡的背景下,全球农业生产能够实现稳定持续增长。全球农产品,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的价格长期呈现持续的下行趋势也是对这一概括的印证。当前,可以认为全球粮食与农业生产的年度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而非自然因素,例如市场价格、宏观政策等因素对粮食与农业生产的影响。

图1 中国粮食产量与结构

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连续增产,播种面积与单产水平均稳步提高。以农业受灾与成灾为例,2003年以来,中国农业受灾与成灾情况均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较好时期,特别是成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整体比例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见图2)。这一方面得益于风调雨顺的“幸运”,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中国农业整体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的提升,例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使得旱涝保收成为可能。根据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十三五”期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现代农业持续的生产力基础不断夯实,调节农业和粮食产出的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