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不良行为在“有4项最早发生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发生的情况
所属图书:北京青年社会结构变化与共青团工作改革
出版日期:2016年2月
关键词:
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祖国的未来。只有深入开展青少年不良行为特征及发展轨迹研究,探索、完善相关干预、矫正机制,才能实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口前移。

研究对象和抽样方法

本次调研的北京市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为:京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现阶段在北京未管所服刑的犯罪青少年、在北京普通中学及技校就读的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

不良行为是指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与有关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危害行为包括:①逃学、旷课、夜不归宿;②与社会不良人员联系较多;③抽烟喝酒;④携带管制刀具;⑤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⑥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⑦偷窃、故意毁坏财物;⑧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⑨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⑾与家庭和学校社会关系紧张;⑿网络成瘾;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本次的研究对象聚焦为四类,并经过去重复样本处理。

(一)在校有不良行为的学生

走访2所普通中学、3所技校和6所工读学校,以焦点小组的方式与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进行座谈,讨论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及学校的干预措施。随机抽取参与座谈的教师,由其根据所教班级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情况填写问卷,详细了解学生在校的不良行为、家庭状况和社会交往等情况,共获得47份问卷。

(二)某区自2010年以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翻阅了自2010年以来某司法社工机构撰写的700份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司法社会调查报告,详细梳理了某区京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案发前不良行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共获得233例个案。

(三)北京市各看守所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