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95~2003年北京市、江苏省主要援助项目
所属图书:拉萨十年变迁(1994~2004)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关键词:
拉萨市城市建设与环境卫生概况

拉萨市城市规划发展路径

从雏形阶段(1961~1983年)到改进阶段(1983~1993年)

拉萨旧城以大昭寺为中心,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封建农奴社会的长期统治,拉萨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市政设施水平很差,谈不上有什么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目标。

1961年,拉萨开始编制城市规划,提出了初步的方案。其后,进行多次规划和修改,但因缺乏资料及技术力量上的困难,致使规划工作仍停留在方案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规划工作得到重视,1979年西藏组织和集中了自治区、拉萨市及北京、武汉、山东援藏的技术干部成立了拉萨城市规划办公室,着手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经过三年的努力,198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

以1983年《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为标志,城市规划工作进入到改进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十年中,拉萨市城市总体布局分为市区和郊区。

市区东起拉萨大桥,西至加油站,北到山脚,南到拉萨河,面积约140平方公里。市区分为中心区、北区和西区。市中心区东起拉萨大桥,西到民族路,北到中干渠,南到拉萨河,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万人,是全市文教、卫生、金融、商业服务中心。

北区东起北郊二级站,西到拉鲁湿地,北到山脚,南到中干渠。规划人口4万人;以汽车修配业和基建施工业为主,增加轻工业和手工业;对现有仓库逐步调整为分库和工业用库。

西区东起民族路,西至加油站,北到山脚,南到拉萨河,规划人口5万人。规划为交通运输用地,铁路客运站设在“七一农场”一带,保留原有工业和基建施工单位。拉萨郊区按居民点考虑,主要有堆龙德庆油库、地质基地、乃琼制革工业、柳悟铁路编组站、乃吾仓库区和东郊铁路站等数个居民点。

拉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