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和谐促进会七个专门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一览
所属图书:社会创新案例精选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关键词:
外来人口的融合之道——以社会组织为平台化解矛盾

2012年,中国的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3亿左右。在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下,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给中国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近年来,一些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就在于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未能有效融合。例如,2011年引起国内外轰动的广东潮安县古巷镇“6·6”事件、广东增城“6·11”大敦村聚众滋事事件就是由于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边缘群体的社会融入或新老村民之间的社会融合问题将日益凸显,并成为我国需要优先解决的紧迫性社会问题。

在宁波,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给当地村庄社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增加了基层社会管理的难度。传统上,各地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往往采取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分治的思路和对策,较少触及新老村民的社会融合问题蔡旭昶、严国萍、任泽涛:《社会组织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的作用——基于浙江省慈溪市和谐促进会的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5期。。2006年,慈溪市(宁波市的一个县级市)在全国率先发起成立和谐促进会,通过吸纳基层干部、新老村民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管理的做法,使得外来务工人员较好融入当地村落社区,缓和了社会矛盾,增进了新老村民之间的互信互助,实现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宁波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基层的创举,并在全市推广和谐促进会的成功经验,推动各区市县成立融合性社会组织。本文首先将介绍宁波慈溪市成立和谐促进会的背景、做法和成效,进而分析该社会创新的动力机制,政府在社会创新中的角色定位,以及相关的经验教训,希望本研究能够对社会创新理论及实践有所助益。

案例背景 宁波市新村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