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北川企业参与文化产业开发情况*
所属图书: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进程与挑战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关键词:
灾后文化系统重建的主体自觉与对策

引言

(一)灾区文化重建在社会系统重建中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济的发展,它必须同时包括政治以及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血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内在凝聚力的动力源泉。任何生活在该文化中的个体都要受其制约;它像血脉一样,熔铸在总体性文明的各个层面中,以及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中,自发地左右着人的日常行为,统一价值观念,规范道德行为,从而达到稳定与整合社会的功能,保证社会机制的正常运行。“文化本身是限制个人行为变异的一个主要因素。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强调说,文化是我们身外的东西——它存在于个体之外,而又对个人施加着强大的强制力量。我们并不总是感到文化强制的力量,这是因为我们通常总是与文化所要求的行为和思想模式保持着一致。然而,当我们真的试图反抗文化强制时,它的力量就会明显地体现出来了。”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第37页。

四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各民族千百年来在这片沃土上共同创造的丰富多元、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然而,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在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对震区的文化生态、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破坏。灾区人民精神家园的根脉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文化的保护、发展与重建迫在眉睫。

(二)研究视角 立足于文化自觉来研究灾后文化重建

文化重建主要价值观的重建。价值观是一定时期人们对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是人们区分是非的标准,以及用以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为个人的存在提供意义指南。在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