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儿童的学习成绩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留守人口之留守儿童:别样童年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
关键词:
留守儿童的学习

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除了日常生活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学习、接受学校教育。根据角色理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扮演着多重角色,不过各种角色有轻重之分。在留守儿童所扮演的众多角色中,学生这一角色是很重要的。对于儿童而言,求学是其获得新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对于社会而言,儿童就是未来,只有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整个社会才有发展。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之一。

已有关于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郭三玲(2005)认为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孩子时刻想念父母,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听课效率明显低于其他儿童,加上缺乏父母关爱,看到其他儿童成天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关心,自己却形单影只、无人照顾,留守儿童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而影响学习。于慎鸿(2006)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留守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下降,逃学、厌学乃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张宇辉(2007)在访谈中也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很不稳定,学习忽冷忽热,成绩忽高忽低,而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家长的监督,有的孩子有人监督时成绩良好,无人监督时则成绩直线下滑。

第二类认为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儿童学习上的行为没有显著相关性。李根寿、廖运生认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下降与父母外出务工的关联不大,而与农村教育设施落后、教学质量不高以及学校培养目标存在偏差有关。他们指出,时下在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几乎成定律的一个现实是——初中生能升入高中的比例只有20%~30%,而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