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附重庆市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一次性缴费标准
所属图书:社会治理:新思维与新实践
出版日期:2014年8月
关键词:
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探析: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B村农民新居为例

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日益多样化;目前,在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的新时期,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并已经发生了巨大、迅疾的复杂变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加速以及实际使用情况的复杂化,农村类型和社会经济结构趋于复杂,农村发展也日益呈现多样性,同时也浮现出更多的问题。

本文在中国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下,以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与福利服务为切入点,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B村的农民新居为调研点,尝试分析农村养老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初步探讨有关农村社区综合养老的路径。

农村社区建设

按照国际经验,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众多国家都会采取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的经济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动力都已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在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这一历史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了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是正当其时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举措。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

新农村建设是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党的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