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调查户牲畜拥有量
所属图书:气候变化与社会适应
出版日期:2014年3月
关键词:
牧民定居、草原碎片和牧区市场化的影响

近30年来,干旱对草原牧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人们往往将其归结为气候变化,然而气候变化是在过去200多年中逐渐发生的。从20世纪80年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解体以后,草原牧区的制度安排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气候变化对草原牧区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与制度安排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以内蒙古一个社区的草原利用与管理制度变迁为线索,探讨牧民定居、草原碎片和牧区市场化与气候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增加了社区的脆弱性。

背景

人们在有关非洲干旱草原的研究中发现,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变动很大,草原呈现出非平衡系统的特征,草原产草量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游牧使牧民可以远距离移动,从而适应干旱草原的气候多样性(Ellis,1994;王晓毅等,2010)。游牧并非仅仅是移动放牧,它代表了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安排,比如共有的土地制度和互惠的社区(王晓毅等,2010)。蒙古高原与非洲干旱草原类似,气候变动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历史上就对牧民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蒙古高原气候多变,被比作气泵,经常处于极端干旱和相对湿润的变化中。历史上,蒙古族游牧民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持续的干旱经常会破坏畜牧业生产,导致牧民的生计无法维持,他们不得不进行远距离的迁徙,甚至因此而引发战争(布莱恩·费根,2008)。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使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的气候变动幅度更大,灾害天气的发生也更频繁。草原不仅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还是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敏感带和脆弱区之一。近50年来,北方草原温度升高明显,积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波动也增大,年降雨量有减少的趋势(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