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中国粮食中长期供求预测平衡表
所属图书: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
关键词:
中国粮食可持续发展及基本政策

粮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3的国家粮食储备水平在安全线以下,有8亿多人口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状况。为唤起世界公众对粮食问题的警醒,联合国粮农组织从1981年起,把每年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并提出“粮食第一”的行动口号。所以人们总是把粮食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粮食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政策。

一、世界对人口大国粮食状况的关注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粮食的供给能力会不会下降?一旦粮食供给能力下降,将对世界粮食的供求产生什么影响?我国一些科学家认为,中国国土的人口承载能力为17亿人。据人口专家测算,中国达到17亿人口的时间大体是2040~2050年间。所以,中国的粮食供求在未来半个世纪里的变化,已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于1994年著文《谁来养活中国》,随后写成专著,1996年他又发表了《中国对美和地球的挑战》。布朗是美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曾担任美国农业部顾问,他的观点自然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他认为:由于中国高速的工业化进程,土地资源、淡水资源严重短缺,预计203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会下降1/5,但是,由于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粮食消费总量将进一步增加,缺口加大,中国将不得不进口大批粮食,这种进口很可能会引起世界粮价上涨。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的粮食问题将会对全球粮食供应产生威胁。布朗的预测是:如果中国人均粮食从现在的300公斤增加到2030年的350公斤,那时的粮食需求总量将是5.6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