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贫困农户对替代生计满意度评价(n=30)(%)
所属图书:保护与替代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关键词:
项目背景介绍

(一)项目来源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湿地。过去50年来,在省政府政策干预下,湿地中的绝大部分已变成为耕地,成为最大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近来由于生态和环境退化的日益严重,政府开始提倡将耕地转变为湿地。然而,能否实现土地的成功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为那些主要收入来源于耕地的农民提供稳定的替代生计。尽管与其他贫困省份相比,黑龙江省的农村贫困率相对较低,但贫困人口数量仍达到373万,共有15580个贫困村,拥有780万公顷土地,其中35%的土地是由原来的湿地或森林转变而来。在全部的贫困人口中,153万人的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他们收入低的主要因素是耕地的生产力低下,替代生计和工作机会十分有限,生产技能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缺乏(以上数据依据黑龙江省扶贫办资料)。

项目由亚行的贫困与环境基金提供,由黑龙江省林业厅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综合农业发展中心(英文缩写为CIAD)实施。该项目旨在促使贫困农户,尤其是自然保护区附近的贫困农户在不破坏湿地的前提下实现收入的增加,用社区参与的形式扶助贫困农户开发出一套新型的生计选择方案。而且,项目实施的目的还在于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机制,使穷人能够更好地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共存并发展。另外,该项目运作的结果还能够为省级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参考。该项目关注黑龙江省最贫困的县之一——饶河县,旨在通过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处理饶河县三个贫困村中贫困和环境的关系,最终为实现增加三江平原农民的收入、减少贫困的总目标服务。

(二)项目的组织结构

村、社区、各级相关政府等各个层次的组织机构在项目活动上的参与和努力,是项目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