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陪审团参与审理案件处理情况
所属图书: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5)
出版日期:2015年7月
关键词:
河南省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启示

河南省为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审判,实现良性社会治理,自2009年6月起,在全国率先进行人民陪审团的实践探索。希望通过实行人民陪审团制度拓宽公众参与司法的渠道,革除现行陪审制度的弊端,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民主,实现民众参与社会治理。本次实践先以郑州、开封、新乡、商丘、驻马店、三门峡6个中级人民法院为试点,后推广至全省。为了确保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实践的顺利进行,河南省高院先后出台了有关建议、意见,从法律层面对河南省人民陪审员的管理机构、组织人事、审判权利、退出机制、后勤保障等做了详细规定。根据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2012年底又对试点法院做出调整,集中在5个中级人民法院、18个基层法院进行重点实验。截至2014年底,此项改革已持续五年多,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保证人民陪审团在全省能够继续良性发展,总结改革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解决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十分必要的课题。

河南省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背景

一项改革的实施,往往有多种诱因。河南省进行人民陪审制度改革也有其现实考量和制度背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缓解信访压力。诉讼程序中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对司法机关处理具体案件的过程或结果不满,往往向有关党政机关等提出信访要求。来自信访考核的压力给法院审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引起了各级法院的高度关注。在很多上访案件中,当事人往往根据自身利益来判断职业法官所做的裁判是否公正,若判决结果“不合心意”,即使该判决合情合理,也会引起当事人上访。面对这种社会治理困境,法院希望通过改革人民陪审制度来寻求出路,探索通过吸收公众参与审判来实现良性社会治理,有效化解矛盾。

第二,重视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司法能够拉近民众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