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示名单(传统技艺类,共计26家)
所属图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关键词:
保护工作综述

“传统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劳动的方式对某种材料(或多种材料)施以某种手段(或多种手段)使之改变形态的过程及其结果。”徐艺乙:《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传统手工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内容之一。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源远流长,品类众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类别之一。文化部自2005年开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对各地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现状、传承人状况等做了较大规模的普查工作。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承担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具体工作,如履行政策咨询、组织全国范围的普查、指导保护计划的实施。此外,中心还承担着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举办学术、展览(演)及公益活动,交流、推介、宣传保护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组织实施研究成果的发表和人才培训等工作职能。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公布,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机制,包括普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传播等工作。各级文化部门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逐步建立起系统、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3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国务院已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及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