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温州各地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2013年年检名单)
所属图书:2015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出版日期:2015年4月
关键词:
温州区域博物馆群建设研究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策源地,民间资本力量雄厚。随着《博物馆条例》(国务院令第659号)(下简称《条例》)的出台,敏锐的温州资本,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持续关注博物馆建设。随着国有与非国有博物馆在性质、职能、责任、权益等方面日益平等,可以肯定,已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温州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将会大幅增加,并与国有博物馆“并驾齐驱”,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博物馆群,共同承担起传承人类文明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

温州区域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温州区域博物馆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其大致经历了雏形期、创建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

(一)综合性国有博物馆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

民国年间,温州即出现学校或私人的展示、收藏文物的机构。如1933年2月,温州中学筹办工艺、史地和自然类乡土博物馆。1951年妙果寺千佛塔拆除,佛像、佛座舍利子、瓷盒、石刻、钱币、铜镜等近百件文物在温州国货公司三楼展出。1952年,温州文物保管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始收藏、征集、保护地方文物,规划地方文物事业的发展,并于次年举办陈列展览。1958年5月,原兴庆寺被辟为温州博物馆,由方介堪先生兼任首任馆长,至此温州第一家综合性博物馆正式诞生。“文化大革命”期间撤销温州博物馆,将其并入温州市图书馆,至1981年恢复原来建制。2004年1月12日,温州博物馆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藏品由1953年的3522件增至3万余件,品种发展到现在的石器、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彩塑、漆器、砖雕、木雕、碑刻、钱币、文史资料、革命文物等十多个门类。

(二)文物收藏保护工作全面复苏

1950年,随着温州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诞生,各县(市)也开始成立相应的文保机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