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福清市中等收入阶层及其父亲的职业分布情况
所属图书:中等收入阶层实证研究
出版日期:2013年2月
关键词:
县域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层体系中,人们的社会地位或位置的变动。对社会流动进行操作化研究时,多选用职业这一指标,即把职业流动当做社会流动的操作化概念,用职业流动的结构和趋向说明社会流动的特征与方向。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通常将社会流动分为代内职业流动和代际职业流动。社会流动研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分析。一种是流动表分析,即通过职业或阶级阶层的等级划分,对父辈职业地位与子女职业地位进行交互分析,或者对本人最初职业地位与当前职业地位进行交互分析,考察代际的和代内的职业地位或阶级阶层位置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系列的对数线性模型对流动机会、流动规则和流动模式进行分析。另一种是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它主要是考察和比较先赋性因素(如家庭背景)和后致性因素(如个人能力、进取心、教育水平等)对个人的职业地位获得所产生的影响。原来的地位获得模型大多采用路径分析,后来的学者对此加以修正,多采用多元回归、事件史分析和结构方程等方法。上述这两种分析方法已经成为社会流动研究的主流模式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6~7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流动作为社会结构的动态子系统,出现了超常态的变化,尤其是东南沿海县域,社会流动率明显提高。本章将采用流动表分析法 本章流动表分析方法参见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日〕今田高俊:《社会阶层与政治》,赵华敏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程丽香:《沿海农村的社会流动——来自福建省福清市18个村庄的调查》,《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