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水源区人均土地资源变化情况一览
所属图书:区域发展前沿理论与水源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容量与补偿机制构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从汉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河南穿黄河,最后至河北、北京、天津,二期将从长江干流三峡水库引水,经汉江、丹江口水库、河南、河北到北京、天津,建设工期8年,总投资920亿元,2003年开工建设。水源区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襄樊、南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商洛等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见表5-1)。2008年商洛市人均GDP只有7291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22640元)的32.2%,尤其是一些山区县人均GDP水平更低。水源区北依秦岭,南靠大巴山,区内原有国家级贫困县近20个,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滞留,致使乱垦滥伐现象时有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水源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表5-1 2008年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览

水源区生态环境容量有限

(一)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水源区山高坡陡,各类资源数量有限。一方面,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人均资源数量逐年减少,生态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例如,水源区人口从2000年的2722.27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915.06万人,净增192.79万余人,年均增加32.13万人。另一方面,由于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和非农用地面积增加等原因,耕地面积逐步减少,水源区耕地由2000年的3867.86万亩减少到2006年的3848.77万亩,净减耕地19.09万亩,年均减少3.18万亩。水源区人均耕地面积也由2000年的1.42亩减少到2006年的1.32亩(见表5-2)。水源区耕地多为坡地,承载能力极为有限。例如,安康市川地(平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1.67%。

表5-2 水源区人均土地资源变化情况一览

(二)产出差距逐步拉大

诸多原因,使水源区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