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分解男女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差距
所属图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关键词:
新生代与第一代农民工收入之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

引言

自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农民工的人数日渐庞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了2.5亿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1980年、1990年以后出生)约有1亿人,占全部农民工人数的40%左右。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与其父辈比较,他们所经历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春光,2001:63-76)。这些差别主要显现在教育程度、人格特征、打工的主要目的、城市认同感、生活方式、工作期望、与农村家庭的联系等(刘传江,2010)。社会上普遍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四高”、“一低”、“一薄弱”的特点,亦即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较高、消费水平较高、保障程度较高;工作耐受力低;乡土观念淡薄。杨菊华(2010:44-53)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上述的部分特点。刘传江、程建林(2008:48-57)与王宗萍、段成荣(2010:39-44)分别从社会学的角度,以2005年农民工课题组问卷调查数据及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在人口、社会、经济和流动等各方面特征。

然而,目前现有文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上,相对缺乏以经济学的视角来探讨他们在现今劳动市场上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本章使用2011年涵盖全国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借由分析新生代与第一代农民工收入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并利用代际比较方法来了解两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是否有改善,进一步分析改善或未改善的主因。同时,本章也使用Oaxaca分解方法分析目前劳动力市场上是否存在年龄或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