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94~2001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量
所属图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均等化议题——基于政府间资金配置视角的数据分析

引言

作为有效配置政府间资金手段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世界各国通用的财政管理方式,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基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而逐步建立,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其正向作用主要体现为均衡地区间支出差距,并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分税制改革自1994年实施以来,迄今已经运行17年,这中间还经过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等的调整完善。根据目前已有的统计数据,1994~2005年我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增量为26288亿元。其中东部2707亿元、中部11438亿元、西部12143亿元。扣除转移支付增量后,分税制改革11年来,中央从东部净集中12320亿元,对中西部地区分别净补助5490亿元和8105亿元(李萍主编,2006:37)。2009年地区间基尼系数为0.278,比1994年降低了近1/4(李萍主编,2010:102)。

但从已有研究数据中,并不能直接得到分省层面的历年中央财政集中增量、中央对其转移支付增量以及两者对比结果的数据。受此限制,在地区间人均财政支出差异的分析方面,只能对人均财政支出差异情况作时间序列上的对比,得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区间人均财政支出差异总体上呈缩小趋势的概念。但地区间人均财政支出差异程度缩小的议题,可能既有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通过集中增量进行再分配的影响,也有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先发优势渐弱,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带动财政收入增幅高的原因。因此,笔者认为仅考察地区间人均财力差异程度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并不能充分说明分税制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方面的效果。只有对比假设不实施分税制基础上中央财政集中增量进行再分配的制度措施,与分税制实施后地区间人均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