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区域经济差距的估计
所属图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关键词:
财政体制变革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引言

1976~2007年间,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体制变革,尝试、摸索、规范化,政府的合法性基础由发展经济向公共服务的提供嬗变,而财政体制在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发生深刻的触变。财政体制变革种类繁多,包括税费改革、国有经济改革、政府间财政关系、预算制度改革以及财政政策五类,其中,政府间财政关系与政府收支比较紧密,由此剥开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财政包干制,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特定的环境下,其对中国经济主体的培育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经济的激励,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这一时期还是公有制财政,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二是分税制。两个比例的提高,大大提高了中央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以及各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但这次改革主要是规范了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省级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基本没有触及。三是省级以下一系列财政体制改革。

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效率优先”的指导思想导致片面强调效率、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问题逐渐凸显,缓和区域经济发展矛盾,提高人们福祉的社会政策势在必行。分税制至今,一方面扩大了地方的财权、财力,初步造就了地方政府的主体利益地位,为政府职能转变奠定了财政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地方政府财力不均衡程度的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有逐渐提高的态势。分税制以扭转中央在财政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为出发点,以期能够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地方财力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近些年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一系列改革,直接针对的则是基层政府财力日趋匮乏的财力困境。

我国是在分税制改革过程中启动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计划。在改革过程中,政府间财政收支的划分都无法保证各个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