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萍乡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05~2008年)
所属图书: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关键词:
萍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

第一节 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历史回顾

萍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时属吴国,战国为楚地,汉高祖刘邦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唐武德二年(619),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唐贞观元年(627),属江南西道袁州府。元元贞元年(1295),萍乡由县升格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由州改为县。清属江西省袁州府。民国三年(1914),属庐陵道。民国十五年(1926),直隶于省。民国二十年(1931),属第八行政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第二行政区。新中国成立后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之。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1971年,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4个区。

萍乡市是江西省省辖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江西省宜春市、南与江西省吉安市、西与湖南省株洲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全市总面积3827平方千米,现辖芦溪、上栗、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萍乡经济开发区。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187.6万人。萍乡市是江西和华东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萍乡处于长株潭经济圈的辐射核心区域,同时接收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武汉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皖江经济带等“三小时经济圈”的辐射。境内沪昆铁路横穿市内腹地,与京广、京九两大动脉相连。319国道和320国道呈十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