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规模性返贫风险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生与发展

目前已发现有较多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存的人类社会历史大约起自距今250万年,而农业的萌芽只是距今1万多年的事。农业的产生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由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根本转变,开创了一种崭新的食物获取方式,国外学者纷纷提出了“食物生产革命”、“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的革命”等概念,强调其根本性转折作用和重大深远的影响。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文...

作者:任式楠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明代后期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粮食生产则是基础的基础。明后期,劳动力的增殖,田地的垦辟,农业集约化的增强,农业基本生产要素投入的加大,粮食新品种的引进,粮食作物结构和耕作制度的变革,使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空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商品性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提供了前提,并由此引起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化。

作者:张显清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元朝宫廷乐舞简论(1271-1368)

宫廷乐舞是中国古代宫廷礼仪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的乐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宫廷乐舞的研究,无论对中国古代艺术史或是古代礼制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历来的研究论著,对于元代的宫廷乐舞,大多语焉不详。著名音乐史家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对唐、宋、明、清的宫廷音乐都有专门的论述,书中元代部分长达20万字,但对这一时期的宫廷乐舞,则认为没有什么发展,“...

作者:陈高华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1905~192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最早预见到近代中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而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的伟大思想家。他关于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的基本构想,在他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特别是其中的民生主义得到了集中的反映。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研析,着重探讨他关于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这一基本构想的性质特点。

作者:卢钟锋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蒋介石与1937年的淞沪、南京之战

1937年的淞沪之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作战最烈的一次战争,时间长达三个月,日方动员兵力约25万人,中方动员兵力约75万人,其后的南京之战实际上是它的尾声。两次战争时间相连,地区相连,可以看作是一次大战役的两个不同阶段。

作者:杨天石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世界化与个性主义——19世纪末以来中国现代化的两个重要趋势

深切关心中国历史命运的海内外知识分子,百余年来一直围绕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历史学界曾有过一场关于近代中国历史的中心线索是什么的争论。一些人认为中心线索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一些人则认为是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前者明显的是反映革命主义的思维;后者则显然关照到历史中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谁都知道,革命不是目的,它是为了实现某...

作者:耿云志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日本日野强和他的《伊犁纪行》评述(1906~1936)

1906年,日俄战争在远东地区的硝烟刚刚散去,一位少佐军衔的日本军官从东京出发,踏上了赴中国大陆、西行考察新疆的旅程。他,就是《伊犁纪行》的作者日野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叶,新疆所在的亚洲腹地,也就是古代丝绸之路连接起东西方的枢纽地段中亚一带,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探险家和旅行家。经过15世纪以来历时两百多年的“地理大发现”,当西方列强在海外大肆开拓,把一块块本不属于...

作者:马大正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略论罗马帝国时期意大利的coloni

在古代罗马史上,拉丁文中的“colonus”一词的意义,发生过多次变化。它最原始的意义是指亲身从事耕作的具有罗马公民权的完全独立自主的自由“农民”。在以耕战为社会生活主要内容的罗马共和制的全盛时期,加图在《论农业》一书中,曾经高度称赞“colonus”。他认为,说一个人是“好庄稼人”、“种植能手”,这乃是对该男子汉的莫大褒扬。在加图的这一论断中,“colonus”与“a...

作者:廖学盛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