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内容包括关于三农问题的本质、 关于“农民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的质疑、关于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内容和最基本任务、 关于建国以来农业发展观的科学反思、关于未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与政策重点。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针对三农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2003年提出“重中之重”,2004年又发出“一号文件”,中央的一系列举措说明,一个全社会重视三农、关注三农的氛围正在形成,但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下面从近百年来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演变、性质与特征、在当前的表现以及对策等方面来进行...
隋唐时代,淮河流域的农业发展不是偶然的,既有全国统一的全局因素,又有区域自身的特殊因素。从全局看,这是土地制度急剧变化地时期,又是土地制度重大发展时期。具体说,既是均田制得到发展,又是均田制退出历史舞台时期。从区域看,随着国家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变化,淮河流域的土地制度也有许多具体的推行措施和阶段性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农业产生很大影响。这一时期,淮河流域农业发展,形成“河南”...
所谓农地制度,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础的层次,即所有制度,第二个层次是占有制度,第三个层次是经营制度。这三个层次是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我们这里所论述的农地制度,主要是就第一、二两个层次而言,即论述我国现阶段的农地所有制度与产权制度。
本文内容包括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外部条件、 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选择。
本文内容包括耕地保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国耕地保护障碍分析、 我国耕地保护的积极对策。
本文内容包括中西传统农业基本制度之比较、中西农业资本原始积累之比较、 中西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之比较、 中西农业发展趋向之比较、中西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速度与水平之比较、 中西农村商品化程度和历史作用之比较、 中西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比较。
中国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意味着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尤以美国为代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后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其中有许多先进经验可供借鉴,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制定科学的治理三农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