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农业投入具有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提高、财政、金融投入稳步增长、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水平提高的特点。总的来看,2007年农业生产表现为四大特点:粮食连续第4年增产、农林牧渔产出平稳增长、农民纯收入增长加快、农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
农业结构的变化及主要特征是:种植业成为拉动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畜牧业对农业增幅的贡献大幅下降;渔业发展平稳;林业继续发展。非农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特征是: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较好较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乡镇企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我国农业生产的总体情况是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价格调查,2007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18.5%,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8%、4.4%、31.4%和8.1%。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主要特点是: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较快增长;农产品进出口逆差明显增大;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净出口;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巨大;优势农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迅速攀升。近年来, 由于各国生物能源政策、气候不稳定和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上升等原因,促使世界粮食供求趋紧以及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较快,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历了来自国外贸易壁垒和...
2007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再创新高,居民收入的来源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从居民生活上来看,2007年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长特点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持续改善,消费上消费支出全面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劳动力外出的最大动机是寻求较高的收入,因此外出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引起了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大组合,也引起了社会管理体制、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大变革,由此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和促进了传统的农村经济向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的转变。城乡劳动力流动也带动了城乡资本的流动和组合,推动了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化。因此,...
2007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中、西部地区农业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均快于东部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资源、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体制与市场等。所以为了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化...
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政策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村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 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新改善,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成效的直接体现。虽然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