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篇对世界各大洲历史上出现的气象灾害以及各项损失进行统计。
本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气象灾害以及各项损失进行统计。
本篇对本书中涉及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名词进行解释说明。
气候变化是当前学界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亦是前沿性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本文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出发,以云南德钦红坡村为个案,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揭示了当地藏族女性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应对方式及特点。无论是应急性的减缓气候灾害威胁,还是长期性的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都展示出当地藏族女性能够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作出有效的应对。在外界各种援助力量的支持下,基于女性自身文化和传统知识基础...
近代是中国自然灾害的高发期,西部河谷城市由于其所处的独特地理区位与环境,成为自然灾害频繁侵损与破坏的主要对象之一。多样化的自然灾害对这些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影响,面对灾害,来自官方与民间的力量,采取了一系列救灾防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城市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与破坏性影响,有助于西部河谷城市的缓慢发展。
人类非理性行为与活动影响和改变了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变化反作用于人类,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甚至影响了人类和动植物的基因组及基因蛋白质,其结果是整体生命进化链环的演替,分化成“正途演替进化”与“歧途演替退化”,是喜是忧?需要从历史演进的规律来评说。
灾害也是一种生态经济现象,具有强烈的生态经济性质。本文试图从灾害的产生与灾害概念的发展、灾害的原因与过程、灾害的后果这三个方面来论证和论述灾害的生态经济性质,以深化对灾害本质与属性的认识,为开展灾害的总体研究——灾害的生态经济研究、掌握灾害的发展变化规律并进行有效的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疆,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冷暖交替剧烈,且多大风天气,雨热同季,降水变率大、保证率低,干旱发生的频率高,影响严重。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较差平均在34℃~36℃,日较差平均为12℃~16℃。年总降水量为50~450毫米,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大部分地区蒸发...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