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乡村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领域,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区无论是在农耕文明时期,还是在现代文明阶段,都是基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乡村治理始终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追求发展进阶的过程,我国社会的发展阶段也经历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且仍在继续演进。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由于所处历史环境和具体实践条件的不同,...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是时代任务。伴随着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当前乡村治理的发展环境、社会基础、技术力量元素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乡村治理理当随治理实践的深化发展而不断走向现代化,统一于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本质上看,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当前,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建设已经开启,不论是乡村振兴、...
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付费制度是提高投入强度和增强持续性的必然选择,是农民承担相应义务、分担适当成本的合理实践。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河南省典型县(市、区)的入户问卷调查,以农村改厕、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垃圾处理三大领域为重点,深入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户付费制度的可行性及其实施方式,为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付费制度、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持续性长效投入机制提供借鉴。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的集中体现,其主要内容涉及以下两点:一方面是妥善解决收入分配差异过大等问题,另一方面将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民,不遗余力地促进共同富裕发展目标实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计六次提到了“共同富裕”,结合相关规划内容可知,在2020~2035...
本文基于河南省精准扶贫统计与实地调研数据,从县域及农户两个层次进行贫困特征研究,并分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类型进行区域对比。研究发现:(1)河南省共有国定贫困县38个,截至2018年10月,已有5县退出,退出率为13.2%。(2)1986~2016年,河南省贫困县数量持续增加,集中分布在豫东、豫南、豫西地区,整体呈Y字形连续分布。(3)河南省不同地理环境类型贫困县的贫...
本文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县域数据,以河南省为例,从多维贫困视角系统地检测传统农区县域尺度下多维贫困空间模式及地域差异,揭示传统农区县域多维贫困的驱动因素与形成机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粮食连增背景下传统农区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借助分层线性模型和“户—村—县”三级空间尺度数据,结合平原、丘陵和山地三种地貌类型,分别构建“户-村—县”“户—村”“户—县”分层线性模型,研究河南省不同地理环境类型农户致贫因素的多尺度差异及致贫机理。研究发现,种植业收入比重、16岁以下未成年人比重及转移性收入比重高是河南省农户层面的主要致贫因素,村平均高程、村与乡镇政府距离加剧农户致贫因素的作用,县...
本文以河南省8个不同地貌类型贫困县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按照“户—村”“户—县”层次结构,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以及与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并从不同尺度剖析了贫困户脱贫因素,得出如下结论:一是60岁以上老人并非农户家庭负担,反而有利于家庭增收;二是外出务工收入是脱贫户家庭增收的主要来源;三是技术帮扶比资金帮扶更有利于脱贫。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