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农村剩余劳动力家庭转移需求层实证分析

首先,介绍样本的来源并对样本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对农民工家庭转移需求层从转移需求、经济需求、社会需求、其他需求四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其次,从个体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变量选取,对家庭转移需求层农民工的落户需求进行实证分析。最终选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打工时间、获得更高经济收入、让子女获得更好教育、寻求更多发展机会、家人亲朋赞同态度、进城具备条件判断、打工月...

作者:刘燕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级递进的政策设计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求层次递进,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必须以遵循转移系统运行规律、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在不同转移需求层的需求为前提条件,必须构建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组成的网络体系。

作者:刘燕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分析与政策设计结论、不足与展望

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分析与政策设计的结论、不足与展望。

作者:刘燕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关于“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土地权利实现的研究导论

本文以“‘三权分置’ 背景下农民土地权利实现”为研究主题,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农地“三权分置”和农民土地权利实现代表性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土地权利实现的历史演变及特点,分析现阶段“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土地权利实现的主要成绩及问题,提出农民土地权利实现的总体思路、机制和路径,从而为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实现农民土地权利提供理论支撑和...

作者:陈娟 赵赛仙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当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研究导论

本文是对当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研究的总体导论。其从经济转型视角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既有对当代中国农业转型方向和特征的把握,又结合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提炼了农业工业化发展阶段模型;既观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转型特征,又借鉴了东亚主要经济体的农业现代化经验;最后还探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和乡村振兴前景以及面临的深层次外部约束。

作者:罗浩轩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当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研究评述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国农业转型的特征十分明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大幅下降;农业投入结构和发展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的经营制度和相关制度安排也发生急速变化。这一结构化的系统性转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当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发展阶段、基本动力和发展路径等的探讨。不过,关于农业转型本身的观点分歧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关于中国农业转型的争论。目...

作者:罗浩轩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当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理论逻辑

当代中国农业转型被学者以不同方式表述着,但总体说来,学者们基本不会否认农业正在从延续千年的通过反复投入劳动力以提高土地生产率的传统生产模式向增加资本投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生产模式转型这一“特征事实”。结合诺斯等人的逻辑,改革开放以来这一“特征事实”可以更一般地表述为:非农部门通过与农业部门竞争劳动力,向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学品等“新型”生产要素,以及后期反哺式地提供...

作者:罗浩轩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土地权利实现的理论基础

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坚实的理论作为基础和支撑。本文的研究主题包括“农地‘三权分置’”和“农民土地权利实现”两个,主要涉及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地租理论和农民权利理论。本文主要对以上四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并阐述这些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以此奠定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

作者:陈娟 王忆 何静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农业劳动力从“内卷化”向“空心化”转换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人丁兴旺对家族而言,是权力扩张的表征;对政权而言,则意味着有更多的农夫、士兵和徭役。不过,当大一统王朝建立后,不断增长的人口却又会带来许多现实问题:由于土地这个农业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供给呈刚性,当人口暴涨而可耕地无法进一步扩大时,就会出现将新增劳动力反复投入有限土地的状况,此时农业劳动生产率将迅速下降甚至趋近于零,这就是本章...

作者:罗浩轩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农业土地制度从“产权残缺”向“权利束”完整变迁

农地制度是事关粮食安全、农民生计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制度。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技术进步带来劳动、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改变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比例和投入方式。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对农地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旧的农地制度如果不转型去适应这一变化,则可能成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当前中国面临的农村“空心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副业化、农地撂荒抛荒等一系列...

作者:罗浩轩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