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陕西省“十三五”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研究报告

“十三五”时期是全国范围内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也为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历史性机遇。陕西省要实现全面建成西部强省和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农村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步伐,特别是要在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本研究在回顾“十二五”以来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十三五...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户籍制改革背景下陕西农民进城意愿研究报告

近期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这一背景下,为了解陕西农村发展和城镇化的真实状况以及农民的愿望,笔者在关中农村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分析陕西农村发展与城镇化现状以及农民对待城、乡的态度和未来意愿的基础上,对陕西推进新型城镇化实践提出建...

作者:王旭瑞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2014~2015年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近几年来,四川农业总体上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主要表现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且增幅超过城镇居民;现代农业稳步推进。但是在农村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为四川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基于以上的综合分析,展望2015年,四川农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

作者:虞洪 桑晚晴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四川省丘陵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以广安龙安柚产业发展为例

四川丘陵地区农村人口、经济规模和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和地位。农村特色产业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本文认为,四川丘陵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应以特色产品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形成特色产业链,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四川省丘陵地区广安区龙安柚由特色产品发展成为农村特色产品的过程为研究样本,在对龙安柚发展历...

作者:刘鸿渊 柳秋红 刘金成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机制尚未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差距有所扩大,城市和乡村的发展矛盾日益加深,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明确提出要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解决好“三农”问题。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

作者:徐小青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中国农村发展概况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不能过多地依赖于对外经济联系,要明确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定位是发展中大国,勇于承担恢复世界经济秩序的重任。不仅要改变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分量,还要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方面的发言权。然而,中国产业结构突出的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支撑有限、农业机械化应用空间小、农业规模化未成气候上。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这在农业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另外,农...

新农村建设综述

新农村建设的提法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其提法源于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实际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不是今天才有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就提出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而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旧中国的“旧农村”而言的。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再次提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

中国农村建设历史回顾

首先,在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先后有晏阳初、梁漱溟、董时进、国民党政府以及毛泽东有所作为。其次,我国农村的发展变迁波澜壮阔,是一部绝无仅有的伟大画卷。作为传统的农业之国,历史上,农民和农村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核 心,传统民俗、宗教信仰、礼仪气节等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精髓,多浸透着浓厚的农村传统。探究我国农村的历史演变,乃是研究我国当前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诸多问题,尤...

新农村建设的举措与实践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全面免除农业税,使农村地区财政收入锐减,造成农村建设与发展缺乏资金来源。同时,不少地区的基层政府运转也受到了影响,为了保证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保障农民负担不反弹,在新时期加快农村发展,我国适时推出了农村综合改革,这是对农村税费改革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主要讨论农村综合改革的定义、内容、意义、执行机构、重要举措、执行效果。

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的提法。在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中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但是显而易见,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明确目标进行的论述,在完整性、系统性和深刻性方面远远超过此前,非常清晰而具体地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动力以及保证目标实现的政策措施。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