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就农业发展的理论进行回顾,明确我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一、生态学与低碳农业发展理论;二、外部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三、灾害经济学与农业保险理论;四、小结。
本文描述了国外气候智能型农业的探索及经验总结,主要包括:一、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规划及实践;二、国外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实践;三、国外气候智能型农业探索的经验总结;四、小结。
本文描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及贸易的影响,主要包括:一、中国农业及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二、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气候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四、中国农产品贸易情况及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五、小结。
本文描述了中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SWOT分析,主要包括:一、中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优势(S);二、中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劣势(W);三、中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机会(O);四、中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面临的威胁(T);五、小结。
本文描述了应确立我国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战略及目标,主要包括:一、确立并实践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战略;二、明确中国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目标;三、明确中国气候智能型农业外贸发展目标;四、小结。
本文是对中国气候智能型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解读,主要包括:一、中国气候智能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及方法;二、中国气候智能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内容、解读及权重确定;三、小结。
本文描述了我国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气候智能型农业试点及产业体系建设;二、气候智能型农业粮食安全体系建设;三、气候智能型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四、小结。
建设气候智能型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必要时相关政府必须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或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制度和配套的政策措施,只有形成资源共享、科学分工、总体协调的运作机制,才能顺利实施和推进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工作,要逐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积极落实和基层领导全力开拓创新的工作推进局面,必要时可...
自1998年以来,国家把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改革的重点之一,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对如何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至今缺乏明确的思路和政策。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合作医疗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面积滑坡,使90%左右的农民成为毫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虽然国家在90年代提出了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的任务,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有奏效。农民收入...
研究医疗服务满意度,不能离开作为医疗服务直接消费者的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农村居民如何评价当前的医疗服务?有多少人满意,有多少人不满意?又是哪些因素影响他们的医疗服务满意度?本章将利用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低收入群体医疗服务需求与服务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路径分析法,分析农村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影响过程。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