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目标,其关键在于引导农民工实现市民化。本研究发现,随着农民工群体“二次分化”的加剧,返回当地中小城镇实现“就地市民化”已成为农民工的一种理性选择。这一选择不仅受到农民工创业能力、创业环境与社会网络的直接影响,同时通过返乡创业这一中介变量对其施加着显著的间接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农民工就地市民化的现实载体。因此,引导农民工在大城市实现...
在对农民(工)的传统身份进行简要回溯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分析,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聚焦制度结构变迁与农民工实际的生活处境,以消费为分析主轴,重点考察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出现的认同差异。研究认为,在高度流动性和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大背景下,作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面临着重新适应新环境和建立“认同”的过程,出现了新的、以...
本报告分析了偏远农村贫困留守老人现存的“对象特殊化”“群体碎片化”“院舍空心化”“管理行政化”“生活枯燥化”五个问题,以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进行需求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创新提出“社会工作+”的概念,构建了“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的介入理论体系、介入主体体系、介入形式体系、介入方法体系、介入资金体系、介入评估体系六个体系,并根据“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展...
本报告以笔者自行构建的“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为度量工具与手段,以问卷抽样调查为实证支撑,通过客观考察贵州农民工市民化的实际水平,研判当前农民工市民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并由此探索可行性的发展路径与对策思路。问卷数据指标度量显示,2016年贵州农民工无论是客观“市民化”程度(51.01分)还是主观“市民化”程度(58.47分),均未达到从“嵌入”向“融入”阶段的转化阈值(6...
2016年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同比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2%。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130元,名义增长9.8%,实际增长7.8%,恩格尔系数继续降低,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速较快。同时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继续大力推进,各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减...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是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的经营体系。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主要有家庭农业、农民合作社、公司农业、新农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五种类型。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主要有合作型、企业型和政府引导型三种类型。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面临着与坚持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之间的关系处理,...
近年来,农民工返乡规模不断扩大,样本村2016年的返乡率达到17.5%。返乡农民工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而且文化水平偏低。现阶段农民工返乡更多的是一种被动选择,政策激励引致的主动返乡创业比重很小。返乡原因主要是家庭和个人等方面的社会因素,因失业或就业困难返乡人数虽大幅增加,但并未形成返乡的主流,经济下行对农民工返乡并未产生直接影响。返乡后,本地非农就业形势严峻,近1...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通过农村改革解放社会生产力,释放政策活力,贫困人口逐步减少。此后,从“三西”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与甘肃的河西、定西并称为“三西”,是中国贫困程度最高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三西”地区的扶贫就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专门启动“三西”扶贫规划。建设起步,在全中国范围开始组织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开发式扶贫,接着,连续...
民族地区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国政府在扶贫政策、项目资金上一直向民族地区倾斜。2006~2013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民族八省区的扶贫资金从51.5亿元增加到166亿元,八年累计投入758.4亿元,占同期全国扶贫资金总投入的40.6%。国家民委民族政策理论研究室:《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http://www.seac.gov.cn/a...
从2007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全面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制度”)。按照该项制度,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国家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予以差额补助,从而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作为保障农村贫困家庭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农村低保制度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农村贫困,促进社会公平。本章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这种以农村最低收入家庭为对象的救...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